出發去景德鎮找朋友

2025年4月11日至4月18日

2020年我們中國之旅的第一年,去了雲南一個小古鎮沙溪,在那裡認識了一位可愛的年輕女生薈薈。她經營一間超有味道的客棧,我們在那裡住了十天。當時她剛賣掉客棧,計劃到景德鎮學陶藝。

薈薈把這棟在沙溪一個小村的白族老屋改造成一間雅緻的客棧
Daisy最愛坐在窗邊,看著客棧外大片向日葵田。

後來薈薈結婚了,四處旅行找合適地點開新客棧。兜兜轉轉,她最後在江西景德鎮的一個小村莊找到理想地點。

客棧附近散步

我們從中山休息一段時間後,決定去探望薈薈。從中山到景德鎮約一千公里,我們中途在江西最南端的龍南停留了兩天,到達後才知道龍南是客家之鄉。

龍南老區
散步時看到不少小型成衣工場,有點像六七十年代的香港。

客家人原是中原漢族的一支,因戰亂南遷。他們到南方時,好的地都被其他人佔了,只能住在山區或貧瘠土地上,所以特別吃得苦,尤其是客家女人。他們很注重家庭,很多能工巧匠。

去了客家博物館,這模型展示了龍南方形圍屋的複雜建築。
老區賣蒸包和糕點小店
我們趁淡季住了中高檔連鎖亞朵酒店,一晚不到250人民幣,還包早餐。

一說起辣味,大家都會想到四川或重慶。但其實江西菜才是真正最辣的。廣東的客家菜一般偏清淡,但在龍南連客家菜也很辣!

肉碎釀豆腐是經典客家菜。
這間店賣脆米餅,有好多口味,有些辣到噴火。

之後我們開車到了薈薈在景德鎮的客棧。她眼光很好,找了一個寧靜村莊,離景德鎮陶瓷大學不遠。我們一轉入村道,看見她客棧旁的田地,馬上就有種回家的感覺。

薈薈的客棧就在那片花田的另一頭。

五年沒見,再見薈薈真開心。她的丈夫阿才人很實在又親切,來自廣東,讓我們可以用廣東話聊天。我們一齊吃晚飯,聊過去幾年發生的事。

這間客棧由薈薈一手設計,用了幾個月把一間本地舊屋和前院改成現在這間有五間寬敞套房的客棧。第一晚我們睡得超好,早上還被公雞啼聲叫醒。

我們睡的房間超大,還有兩米寬的大床。
我們經常在公共空間看書聊天。
早餐又好吃又健康。

第一天早餐後,我們騎著他們的電動車去逛每週一次的陶瓷市集。這個市集現在太受歡迎,主辦方開始收門票(50元),多虧薈薈早幫我們訂了票拿到折扣。雖然天氣微風細雨,還是吸引了好多年輕人。

我站在碎陶片上,背後是堆得像小山一樣的陶瓷碎片。

市集裡聚集了很多年輕藝術家的作品。

景德鎮出名做瓷器,從六世紀開始就有高品質瓷器生產的歷史。城內處處是陶瓷廠和窯,很多舊廠也改建成旅遊景點。

我們去了陶溪川夜市。這裡以前是國營陶瓷廠,1958年成立,90年代停產,2013年重新開發成為博物館、陶瓷店和餐廳林立的旅遊熱點。

這幾年景德鎮旅遊業起飛,很多年輕人來學陶藝。薈薈的客人大多都會住上一週以上,參加短期課程。市集很多,品質也參差,有些賣的是從義烏進貨的低價貨。

這些攤位賣的是低端陶瓷。
很多人在現場直播賣貨。

我們打算去其中一間陶瓷博物館,但太受歡迎,網上完全訂不到票。每小時有限額現場發票。我們看到門外擠滿人,決定轉戰市區吃飯,後來在小紅書看到現場照片,真是人山人海,還好沒進去。

比起熱門景點,我們更喜歡走走後巷。
小巷裡有不少陶藝工作坊和窯,有些通宵開著。
有很多像這樣的店,賣做陶瓷的工具和材料。
下午懶洋洋地坐在咖啡店發呆。

我們沒有去什麼熱門地點,像是三寶村那些有設計感的陶藝坊、精品咖啡店和小店。我們大多時間都留在客棧跟薈薈和阿才聊天。有天去水壩散步,有天去了個舊電子廠,那裡有幾間低調的陶藝工作室。

和朋友邊吃邊聊,有什麼比這更開心?
前院好舒服,坐著發呆都開心。
這間舊電子廠有陶藝坊和咖啡店,完全沒商業味,我們超喜歡。
這後院讓我想起《愛麗絲夢遊仙境》。

薈薈外表文靜,其實很有想法,也很有幹勁。開客棧一點都不容易,要有獨立思考和遠見才能做得起來。她和阿才配合得很好。她負責訂房、接送、客人溝通,阿才則處理早餐、晚餐的食材、清潔和打理前院。

鄉下男孩遇上城市女孩。

薈薈審美眼光很好,客棧裡的設計細節滿滿,像是備有耳塞、水果盤這些貼心小東西,讓人住得很舒服。

這些布袋是我以前做的,請薈薈選一個她喜歡的。
薈薈送我們的漂亮陶杯,是她之前做的作品。

遇到像薈薈這樣勇於嘗試、熱愛學習的年輕人,總讓人很振奮。她知道自己要什麼,就大膽去做。我很欣賞她跟阿才的簡樸生活,卻把所有心力都花在把客棧打理得又美又舒適。能見到他們,看到他們的夢慢慢成真,真的很開心。我們只住了一星期,因為接下來要到揚州見朋友。下次一定要多留幾天!

這間叫「窄門」的咖啡店是舊電子廠裡唯一的咖啡店。
開咖啡店的是位香港女生,疫情期間來到景德鎮,她說是為了遠離城市壓力,來這裡過簡單生活。

Scroll to Top